聯系熱線
:“過去一年,經濟發展總體趨勢穩中有進,鋼鐵去產能、煤炭去產能提前兩年完成了‘十三五’的目標任務。”3月6日,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記者會,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就“大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”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如是說。
何立峰表示,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新的更大的進展,鋼鐵去產能、煤炭去產能提前兩年完成了“十三五”去產能目標任務,并且由此帶動了其他相關產業提質增效,對結構調整起到了很大的帶動作用。
煤鋼行業去產能成績顯著
2018年全國化解鋼鐵過剩產能1.5億噸,提前完成此前5年化解過剩產能1億至1.5億噸的上限目標。據悉,上述目標是于2016年引發的《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》中提出。
記者注意到,2016年、2017年中國已累計化解鋼鐵產能超過1.2億噸,占總任務上限目標1.5億噸的80%,而剛剛過去的2018年又去掉了3000萬噸。這標志著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五年任務提前完成。
受益于去產能,鋼鐵行業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,合規企業生產積極性持續提高,產能利用率明顯提升,結構調整、節能減排、資源優化配置等工作持續改善,鋼鐵行業邁入良性發展軌道。
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18年全國鋼鐵行業產能利用率為78%,比2017年上升2.2個百分點。2018年全國生鐵、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77105萬噸、92826萬噸和110552萬噸,分別同比增長3.0%、6.6%和8.5%。CSPI國內鋼材價格平均指數為114.75點,同比上升7.01點。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4704億元,同比增長39.3%。
與此同時,煤炭方面的成效顯著,“三去一降一補”持續見效,2018年退出煤炭產能1.5億噸以上的目標任務。
根據2016年2月國務院發布的《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》,“十三五”期間煤炭行業去產能目標為8億噸,2016-2017年連續兩年超額完成目標,兩年已合計退出產能5.4億噸。加上2018年完成的1.5億噸,基本實現了8億噸煤炭去產能目標三年“大頭落地”的目標。
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、民建中央常委、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介紹,去年一年來,全國化解鋼鐵產能3000多萬噸,全國8.1億千瓦的燃煤機組基本達到了天然氣的排放水平,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潔煤發電基地,淘汰了1.3萬臺工業爐窯,全國的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例首次跌破60%,達到了59%,而且關掉了2.3萬臺的燃煤小鍋爐。
中研普華研究員薛圳揚告訴《中國產經新聞》記者,2018年是我國煤炭和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入推進的一年,去產能、穩價格、釋放優質產能等各項措施持續推進,去產能成效顯著,對行業的健康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。
2019年加快綠色環保發展
需要注意的是,在過去幾年中,煤炭行業一大批低端落后產能和僵尸企業已經退出市場,剩下一些“硬骨頭”要啃。同時,也面臨著先進產能供給不足的問題。
煤企在去產能過程中,在職工就業安置方面仍存在許多難點,比如內部分流安置崗位少,再就業能力培訓不足等。另外,局部地區短時煤炭供應問題也逐漸成為關注的焦點。
鋼鐵方面,鋼鐵去產能“大考”雖已提前結束,但今后行業仍面臨諸多考驗。鋼價高位運行,在利益驅使下,大小鋼廠蠢蠢欲動,試圖擴張產能,鋼鐵產量也在持續增長,去產能成果亟須維護。
與此同時,京津冀地區和一些密集地區產業布局和區域布局過于集中。其中,京津冀地區面積占全國的22%,但是集中了全國25%的鋼鐵產量,單位面積的鋼鐵產能強度遠超全國平均水平,且主要集中在河北省。因此,優化布局刻不容緩。
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對煤炭、鋼鐵的下一步發展提出了要求。報告明確提出,壯大綠色環保產業。加快火電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,實施重污染行業達標排放改造。推進煤炭清潔化利用,加快解決風、光、水電消納問題。加大城市污水管網和處理設施建設力度。促進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,推廣綠色建筑。改革完善環境經濟政策,加快發展綠色金融,培育一批專業化環保骨干企業,提升綠色發展能力。
此前,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,鋼鐵方面去產能已取得一定效果,下一階段需鞏固去產能成果,嚴防“地條鋼”死灰復燃和已化解的過剩產能復產,控新增、嚴禁以任何名義備案新增任何冶煉產能。
記者注意到,2018年5月初,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征求《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(征求意見稿)》意見的函,至今已有近10個月,一直受到行業內高度關注。3月5日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就《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》何時發布的問題接受記者采訪,明確該方案將于“4月前”發布。
據悉,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我國煤炭、鋼鐵等行業的主要集中地。劉炳江指出,在產業結構上,起碼河北省這幾年要淘汰掉4000萬噸的鋼鐵產能,同時,一些重點地區包括河北在內,要全面實行鋼鐵的超低排放。另外,量大面廣的工業窯爐,要么用清潔能源替代,要么深度治理,要么就淘汰掉。
專家認為,控煤關鍵是要實現煤炭清潔化利用,解決之策是實行工業綠動力計劃,推廣高效煤粉鍋爐等。
在接受《中國產經新聞》記者采訪時,卓創資訊煤炭行業分析師崔玉娥說道,未來煤炭行業的發展應該走出一條安全高效清潔的路子,達到國家的環保標準。同時,通過整合兼并重組,實現上下游產業鏈貫通,實現自動化、機械化、集中化,提高質量。
薛圳揚指出,隨著煤炭行業發展方向的轉變,未來煤化工,清潔煤等發展將成為煤炭行業發展的新方向和新支柱,隨著煤炭開采利用技術的提高,也有機會為煤炭行業帶來一個新的快速發展的平臺。